H13合金球形粉是使用最廣泛和最具代表性的熱作模具鋼種,在中溫環境下具有較高的淬透性和高的韌性,優良的抗裂能力,在較高溫度下具有抗軟化能力,熱處理變形率較低,具有中等耐磨損能力,切削加工性強,主要用于增材制造(3D打印)。 傳統機械制造是我們常見的技術,那與3D打印技術對比又有哪些不同呢,下面就來了解下H13-3D打印技術與傳統機械制造工藝的比較。 比較內容3D打印技術傳統機械制造工業基本技術FDM、CJP、MJP、SLA、SLS削、鉆、磨、鑄、鍛核心原理分層制造。逐層疊加——技術特點“增材制造”——加法“減材制造”——減法使用場合小批量,造型復雜,非功能性零部件大規模,批量化,不受限使用材料熟料、樹脂、粉末等不受限材料利用率高,可達95%相對低,有浪費應用領域模具、樣件廣泛、不受限制構件強度有待提高較好產品周期短相對較長智能化容易實現不容易 傳統機械制造是基于削、鉆、磨、鑄、鍛等減材制造基本工藝的組合;工件的制造一般要經過多個工藝的組合材可以完成。而3D打印技術秉承著“分層制造、逐層疊加”的核心原理是一體成型的技術,一臺3D打印機就以完成整個工件的鑄造。從應用領域來看,3D打印技術適用于小批量造型復雜的非功能性零部件,大多在汽車、航天等領域內制作模具和樣件。而傳統的工藝制造適用于大規模需要量產的部件,并廣泛適用于各種場合,不受限制。從材料和材料利用率...
發布時間:
2017
-
08
-
29
瀏覽次數:137
H13鋼是使用最廣泛和最具代表性的熱作模具鋼種,它的主要特性是:(1)具有高的淬透性和高的韌性;(2)優良的抗熱裂能力,在工作場合可予以水冷;(3)具有中等耐磨損能力,還可以采用滲碳或滲氮工藝來提高其表面硬度,但要略為降低抗熱裂能力;(4)因其含碳量較低,回火中二次硬化能力較差;(5)在較高溫度下具有抗軟化能力,但使用溫度高于540℃(1000℉)硬度出現迅速下降(即能耐的工作溫度為540℃);(6)熱處理的變形小;(7)中等和高的切削加工性;(8)中等抗脫碳能力。更為令人注意的是,它還可用于制作航空工業上的重要構件。 H13鋼是C-Cr-Mo-Si-V型鋼,在世界上的應用極其普遍,同時各國許多學者對它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在探究化學成分的改進。鋼的應用廣泛和具有優良的特性,主要由鋼的化學成分決定的。當然鋼中雜質元素必須降低,有資料表明,當Rm在1550MPa時,材料含硫量由0.005%降到0.003%,會使沖擊韌度提高約13J。十分明顯,NADCA207-2003標準就規定:優級(premium)H13鋼含硫量小于0.005%,而超級(superior)的應小于0.003%S和0.015%P。下面對H13鋼的成分加以分析。碳 美國AISI H13,UNS T20813,ASTM(最新版)的H13和FED QQ-T-570的H13鋼的含碳量都規定為(0.32~0.45)%,是所有...
發布時間:
2017
-
05
-
15
瀏覽次數:382
金屬管材(1)鋼管。l)無縫鋼管.com。①除一般無縫鋼管外,還有專用無縫鋼管,主要有鍋爐用無縫鋼管、鍋爐用高壓無縫鋼管、地質鉆探用無縫鋼管、石油裂化用鋼管和不銹耐酸無縫鋼管等。②鍋爐用高壓無縫鋼管是用優質碳素鋼和合金鋼制造,質量比一般鍋爐用無縫鋼管好,可以耐高壓和超高壓,用于制造鍋爐設備與高壓超高壓管道,用來輸送高溫、高壓汽、水等介質或高溫高壓含氫介質。③地質鉆探用無縫鋼管用專用鋼種D240、D250、D255…D295制造。④石油裂化用無縫鋼管一般用合金結構鋼制造。⑤不銹耐酸鋼無縫鋼管是用合金結構鋼制造,它主要用于化工、石油和機械用管道的防腐蝕部位,用于輸送強腐蝕性介質、低溫或高溫介質以及純度要求很高的其他介質。2)焊接鋼管。焊接鋼管分為黑鐵管和鍍鋅管(白鐵管)。按焊縫的形狀可分為直縫鋼管、螺旋縫鋼管和雙層卷焊鋼管;按其用途不同又可分為水、煤氣輸送鋼管;按壁厚分薄壁管和加厚管等。①直縫電焊鋼管主要用于輸送水、暖氣和煤氣等低壓流體和制作結構零件等。②螺旋縫鋼管。單面螺旋縫焊管用于輸送水等一般用途,雙面螺旋焊管用于輸送石油和天然氣等特殊用途。3)合金鋼管。合金鋼管用于各種加熱爐工程,鍋爐耐熱管道及過熱器管道等。合金鋼具有高強度性,在同等條件下采用合金鋼管可達到節省鋼材的目的。但合金鋼管的焊接都有特殊的工藝要求,焊后要對焊口部位采取熱處理。(2)鑄鐵管。鑄鐵管的連接形式分為承插式和法...
發布時間:
2017
-
05
-
15
瀏覽次數:275
冷戰結束后,由于東西方的軍事對峙趨緩及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各國的國防經費都遭到大幅度縮減,使大多數國家的軍用飛機都需要延長使用年限,如此雖然可節省采購新機的花費,但老飛機結構上最令人頭痛的疲勞與腐蝕,則是延長服役期限時必須嚴肅以對的課題。 1前言 東西方冷戰時期,西方國家軍用飛機的設計使用年限通常是20年到30年,為了維持對蘇聯的軍事優勢,這些軍用飛機在到達使用年限后都會予以退役,但自1991年蘇聯瓦解后,雙方的軍事對峙一夜之間驟然消失,維持軍事優勢已無必要性,加上本世紀初的全球性經濟不景氣,國防經費遭到大幅度刪減,使得許多國家的軍用飛機在到達使用年限后仍然得繼續服役,部分機型的服役時間甚至高達50年以上。 B-52“同溫層堡壘”(Stratofortress)轟炸機是冷戰時期美國的核轟炸主力,最后一架B-52H于1962年出廠,原本預定在服役30年后的1992年退役,如今美國空軍決定該機得繼續服役到2040年,屆時服役時間將逼近80歲,堪稱是爺爺級的古董機。而于1961年進入美國空軍服役的T-38“禽爪”(Talon)噴氣教練機,原設計服役壽命為7,000飛行小時,但經過數次性能提升延長服役壽命后,在2013年時的實際飛行時數已達15,000飛行小時,等到預計的2026年退役時,實際飛行時數將達23,000小時,為原本設計值的3倍多。T-38在1997~2001年的...
發布時間:
2017
-
05
-
15
瀏覽次數: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