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神舟11號預計十月中旬發射,搭載兩名航天員進入太空,完成航天員運送和空間站技術驗證兩大核心任務。2003年,神舟五號首次載人航天實現中國飛天夢想仿佛還還在昨日,十幾年間,中國一次又一次打破極限、超越自己。
上天攬月,幾千年的中國飛天夢
中國人的飛天夢做了千年之久,一代又一代人矢志不渝地追尋。古代神話嫦娥奔月,牛郎織女銀河相會……

《莊子·逍遙游》記載:“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古時有個叫列子的人可以怡然自得地乘風而行;李白把酒高歌:“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這些都是古人對飛天的想象。同時,古人也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將飛天夢想付諸實踐,孔明燈,風箏,模仿鳥類的飛行器都是古人大膽的嘗試。

穿越千年,到達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充分應用,為人類進一步探索宇宙注入了巨大的活力。3D打印技術有利于實現復雜難加工零件的制造,讓材質更加堅硬,并且實現零件減重,節約節省燃料,讓航天飛機飛得更遠。。
早在2013年,麥肯錫公司公布的一份報告中,3D打印在今后影響人們生產組織模式和社會生活的十二項的重大顛覆性技術中名列第九。歐美各國都意識到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優勢以及在空間站建設、深空探測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各自形成了3D打印發展路線圖,并在航空航天領域積極作出部署。
2016年6月1日,柏林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空中客車(Airbus)公司出品的Thor的飛機,沒有窗戶,重量只有21千克,長度不到4米,是全球首架3D打印飛機。這架小型無人駕駛螺旋槳飛機是飛往未來的探索者——在未來的航空業里,3D打印技術有望能夠節省時間、燃油和資金。


今年7月份,美國國防部武器供應商雷神公司對外宣稱,他們已經使用了3D打印技術制作了制導武器的幾乎所有組成部分,這包括3D打印的火箭發動機,用于引導和控制系統的部件,導 彈本身,導 彈翅片。未來,雷神公司的3D打印導 彈可能就會出現在戰場上。
珠海大力推動3D打印與航空航天融合發展
珠海擁有廣東省唯一的國家級航空產業園區——珠海航空產業園,園區內已聚集了黎明云路、航特裝備、廣聯通航、旺磐機械等實力不俗的航空裝備企業,產業集群的規模效應與技術輻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在通用航空領域,珠海依托航空產業園和中航通飛等龍頭企業,已經在珠三角乃至整個中國占據了制高點,特別是在通用航空制造領域已經處于老大的地位。
市委、市政府對發展航空產業高度重視,努力營造支持航空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同時也高度重視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應用。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珠海市分會聯合全球最大打印耗材展覽會RemaxWorld主辦方舉辦亞洲3D打印展覽會,致力于重點推動3D打印與航空航天的深度融合。第四屆亞洲3D打印展覽會將在2016年10月13-15日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期間,珠海航空產業園、中航通用等企業將組團參觀交流,考察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