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在航空、航天較早得到應用, 在兵器上也得到一定應用,最早應用于軍事工業領域是在1916年,被用于制造77mm炮彈引線。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由于資源原因,對鎂合金在兵器上的應用還持謹慎態度。鎂合金的特點 (1)重量輕:鎂合金的比強度要高于鋁合金和鋼/鐵、但略低于比強度最高的纖維增強塑料;其比剛度與鋁合金和鋼/鐵相當,但卻遠高于纖維增強塑料。 (2)高的阻尼和吸震、減震性能:鎂合金具有極好的吸收能量的能力,可吸收震動和噪音,保證設備能安靜工作。。 (3)良好的抗沖擊和抗壓縮能力:其抗沖擊能力是塑料的20倍;當鎂合金鑄件受到沖擊時,在其表面產生的疤痕比鐵和鋁都要小的多。 (4)良好的鑄造性能:在保持良好的部件結構條件下,鎂合金鑄造制品的壁厚可以小于0.6 mm,這是塑膠制品在相同強度條件下無法達到的,就是鋁合金制品也只能在1.2~1.5 mm范圍內才可與鎂制品相媲美。 (5)尺寸穩定性:在100℃以下,鎂合金可以長時間保持其尺寸的穩定性;不需要退火和消除應力就具有尺寸穩定性是鎂合金的一個很突出的特性,其體積收縮僅為6%,是鑄造金屬中收縮量最低的一種。 (6)鑄模生產率高:與...
發布時間:
2017
-
05
-
09
瀏覽次數:18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飛機的“心臟”,它的設計、材料與制造技術的進步對航空工業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近年來,航空工業發達的國家都在研制高性能航空發動機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實施了一系列技術研發計劃,如“先進戰術戰斗機發動機設計(ATFE)”、“綜合高性能渦輪發動機技術(IHPTET)計劃”及后續的VAATE計劃、英法合作軍用發動機技術計劃(AMET)等[1],以此來推進新一代發動機的問世。而未來第五代高性能發動機對推重比的要求已達到15~20,這些都給航空發動機的結構、材料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2],在新一代航空發動機性能的提高中, 制造技術與材料的貢獻率為50%~70%;而在發動機減重的貢獻率中,制造技術和材料的貢獻率占70%~80% , 這充分說明,先進的材料和工藝是航空發動機實現減重、增效、改善性能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航空發動機普遍采用輕量化、整體化結構,如整體葉盤、葉環結構,鈦合金、鎳基高溫合金,以及比強度高、比模量大、抗疲勞性能好的樹脂基復合材料,耐高溫、抗疲勞及蠕變性能好的金屬基復合材料等。本文基于國內外發展高推重比發動機的技術需求,對可能采用的新結構、新技術進行闡述和分析[3]。寬弦風扇空心葉片(鈦合金或復合材料)制造技術高效、高負荷、低展弦比一直是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關鍵部件——風扇的發展方向。在20世紀80年代,英國R·R公司率先研究成功了...
發布時間:
2017
-
05
-
09
瀏覽次數:13
鋼材的定義:鋼材是指含碳量在0.0218%~2.11%的鐵碳合金。在普通鋼材中添加Cr,Mo,V,Ni等合金成分就得到了合金鋼,我們的模具鋼材都屬于合金鋼。改變鋼材性能的辦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 合金成分碳:C增加淬火組織的硬度;形成碳化物,提高耐磨性;降低韌性;降低可焊性鉻:Cr提高鋼之硬度,形成堅硬及穩定的碳化鉻,從而改善耐磨性;能提高鋼的淬透性;當Cr含量超過12%, 具耐腐蝕作用,并提供良好拋旋光性鉬:MoMo是強碳化物形成元素,提高耐磨性;Mo>0.5%能抑止其他合金元素引致之回火脆性;提供紅硬性,熱強度;提高淬透性,回火穩定性釩:V可以形成高硬度碳化物,提高耐磨性;細化鋼的晶粒,降低過熱敏感性提高鋼之強度、韌性及回火穩定性鎳:NiNi能提高鋼的淬透性;Ni能細化晶粒硫(S)常以MnS形式存在鋼中,割裂基體的連續性,惡化材料的韌性、抗腐蝕性、拋旋光性、放電加工性、蝕紋性,可提高材料的切削能力。2.冶煉工藝普通煉鋼工藝 電渣重熔(ESR)將粗鋼坯置于電渣爐中,通入強電流,使電爐產生很高的溫度,使粗鋼坯熔化成鋼水,鋼水流經電渣,雜質被電渣過濾吸附,從而達到純化的效果。整體重熔速度快,但一些非常細小的雜質并未除去。真空電弧重熔(VAR)在真空爐里,通入強電流在鋼胚上,鋼胚底部開始熔化,雜質汽化成氣體被抽走,從而將鋼材純度提高,而且它是一滴一滴地凝固,凝固速度非常快,組織變得...
發布時間:
2017
-
05
-
08
瀏覽次數:17
先進航空發動機制造技術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其技術進步與渦輪葉片制造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為了提高航空發動機的推力,美國、歐洲與俄羅斯的大推力航空發動機全都采用了單晶高溫合金葉片。在單晶高溫合金材料和單晶葉片制造技術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航空發動機的動力、壽命與可靠性亟待提高。我國單晶高溫合金材料的瓶頸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合金中有害雜質元素O、N、S等含量高;二是合金中易燒損元素成分范圍波動大;三是可控雜質元素個數少。針對這三個問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通過研究合金熔體中O、N、S等有害雜質元素在不同冶煉階段的反應去除機理與過程控制,將單晶高溫合金的O、N、S含量從20ppm以上降低到5ppm以下,接近了國際單晶高溫合金的最高冶煉水平(1-2ppm)。通過開展合金主元素在不同溫度、真空度條件下的揮發和燒損規律研究,實現了合金中各主元素含量的精確控制,把最容易發生成分波動的C、Y元素含量控制在±0.01wt.%以內,Cr、Hf、Al等元素成分波動控制在±0.1wt.%以內,顯著提高了單晶高溫合金的力學及工藝性能穩定性。結合化學成分對單晶高溫合金顯微組織、物理性能、力學性能、高溫腐蝕性能、鑄造性能影響的研究,確定了單晶高溫合金中20多種雜質元素的成分控制范圍。在此基礎上,研制出了多種先進單晶高溫合金,緩解了我國多個型號航空...
發布時間:
2017
-
05
-
08
瀏覽次數:15